首页 - 内蒙古新闻 - 国内 - 国际 - 文化 - 财经 - 教育 - 旅游 - 美食 - 医药 - 汽车 - 楼市 - 娱乐 - 体育 - 道德法制 - 草原社区 -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您当前的位置 :新闻中心 > 网评 正文   
转播到腾讯微博
BBC“中国实验班”应该引发理性思考,而不是对战
内蒙古新闻网  15-08-10 08:55 打印本页 来源: 内蒙古新闻网  
 

  近日,英国广播公司(BBC)费大力气拍了一部纪录片,邀请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一所顶级中学,对该校的“中国实验班”里50位学生进行一个月的“中国式教学”,中国的教育方式与英国学生的个性发生了一系列碰撞,引起了热议。

  借着“中国实验班”的话题,中西方教育方式的论战又被掀了起来,要么认为西方教育自由、创新、素质化,“中国式教学”不适应时代潮流应该完全淘汰,要么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世界领先,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丢。从辩证角度讲,双方观点都有些片面化,中西方教育方式各有所长,很难说清孰优孰劣。

  长期以来,一些人将中国的教育模式批得一无是处,恨不得早早扔进垃圾桶,把西方的个性化、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引进来,认为这才是教育改革的良药。西式教育既然如此先进,

  英国媒体为何会“突发奇想”做这样的教学实验?显然,西式教育也有自己的问题。

  英国人之所以对中式教学产生兴趣,BBC纪录片开头说得很清楚,“英国青少年在国际竞争中持续落后。”英国教育部大臣伊丽莎白·特拉斯评论称,数学技能的低下,已经威胁到了英国的生产能力与增长。显然,在基础教育方面,西式教育的方式效果并不好。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,这也使得英国以及西方其他国家在后续教育上增加了很多成本。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,学科界限的模糊,全面、扎实的基本教育对科研人员的成就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,这也是英国现在如此重视基础教育的原因之一。

  中式教育的缺点显而易见,其优点也不可抹杀。在几千年的科举制度下,中国同样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。在这场对比实验中,国人不应自以为是也不宜妄自菲薄。英国宽松的课堂气氛、鼓励式的教学方法、因材施教的教学体系值得我们学习,但任何学习都不是照搬照抄,应该结合自身特点有选择地汲取。中国几千年的科举土壤,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,需要我们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改革之路。

  BBC“中国实验班”在中英两国获得这样大的关注,关键不是分出个上下高低,而是通过对比,双方能看清彼此的优缺点,通过理性思考最终建立适合自己国情的教育模式,这才是实验给予我们的实际意义。(本网评论员:潘影)

[责任编辑 安华祎 ]

欢迎关注: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——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(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)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。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花海醉游人
套马汉子
夏天到草原来看云
油菜花田赏美景
中蒙油画展开展
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内蒙古新闻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内蒙古新闻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内蒙古新闻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联系方式:0471-6659743、6659744、6659725。
电话:0471-6659725
传真:0471-6659744
电邮:news@nmgnews.com.cn
油菜花开
盛夏草原美
 
学习贯彻自治区“8337”发展思路
中国梦•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
网站介绍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方式 | 网站工作人员 | 网站地图
Copyright © 2005-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。新闻热线:0471-6659725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0507213 蒙ICP证:09003619号